牙齒爛洞疼痛可通過補牙、根管治療、藥物鎮痛、飲食調整和口腔護理緩解,通常由齲齒、牙髓炎、牙周病、牙齒外傷或不良飲食習慣引起。
1、補牙:
齲齒導致的淺層或中層齲洞可通過補牙修復。醫生會清除腐壞牙體組織,使用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水門汀等材料填充缺損。若齲壞未累及牙髓,補牙后疼痛可立即緩解。補牙后需避免咀嚼硬物24小時,防止充填物脫落。
2、根管治療:
當齲壞波及牙髓引發牙髓炎時,需進行根管治療。醫生會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后填充牙膠尖,最后冠修復。該過程需2-3次就診,能有效消除牙髓炎癥引起的劇烈疼痛。治療后牙齒可能脆弱,建議安裝牙冠保護。
3、藥物鎮痛:
急性疼痛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伴有感染時需配合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藥物僅作為臨時措施,不能替代牙科治療。孕婦及過敏體質者用藥前需咨詢醫師。
4、飲食調整:
避免攝入過冷、過熱或高糖食物刺激患牙。建議選擇溫軟食物如粥、蒸蛋,適量補充富含鈣質的牛奶、豆腐。咀嚼時使用健側牙齒,減少患牙壓力。戒除碳酸飲料及夜間進食習慣,防止齲齒加重。
5、口腔護理: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兩次,牙線清理鄰面菌斑。疼痛期間可用溫鹽水含漱消炎,每次含漱30秒。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齲齒,每年潔牙一次清除牙結石。吸煙者需控制吸煙量以減少牙周病風險。
齲齒疼痛期間應保持口腔清潔,每日用軟毛牙刷輕柔刷牙,配合牙線及含氟漱口水使用。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減少精制糖分攝取。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或開瓶蓋等行為。治療后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發現早期齲損及時處理。長期缺牙未修復可能導致鄰牙傾斜、對頜牙伸長等咬合問題,建議缺損后3個月內完成修復。兒童及青少年可考慮窩溝封閉預防恒磨牙齲壞,老年人需關注根面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