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基因通過父母雙方攜帶者傳遞,子代有25%概率發病。基因突變導致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異常,黑色素合成障礙引發皮膚、毛發及眼部特征性改變。
1、遺傳模式:
白化病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需父母雙方均攜帶突變基因才可能發病。若父母為雜合子攜帶者Aa,子女有25%概率獲得純合突變aa而患病,50%概率成為攜帶者Aa,25%概率完全正常AA。近親婚配會顯著提高子代發病率。
2、基因突變:
目前已發現至少18個相關基因突變可導致白化病,常見為TYR、OCA2、TYRP1等基因缺陷。這些基因編碼黑色素合成通路關鍵酶,突變造成酪氨酸酶活性喪失或轉運蛋白功能障礙,使得黑色素前體無法轉化為真黑色素。
3、臨床表現:
患者表現為皮膚乳白色或粉紅色,毛發呈銀白色或淡黃色,虹膜透明呈淡灰色。眼部癥狀包括眼球震顫、畏光、視力低下及視神經通路異常。部分綜合征型白化病可合并出血傾向或肺部纖維化。
4、遺傳咨詢:
有家族史者建議進行基因檢測明確攜帶狀態。孕前可通過絨毛取樣或羊水穿刺進行產前診斷。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技術可篩選正常胚胎,降低遺傳風險。需注意不同亞型白化病的遺傳特征存在差異。
5、特殊類型:
眼皮膚白化病OCA和眼白化病OA的遺傳機制不同。OCA1型由TYR基因突變導致完全性黑色素缺失,OCA2型因OCA2基因缺陷表現為部分色素殘留。X連鎖眼白化病OA1則通過GPR143基因突變影響眼部黑色素細胞。
白化病患者需終身防曬避免紫外線損傷,佩戴防紫外線眼鏡保護視力。飲食應保證充足維生素D和鈣質攝入,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監測視網膜病變。低視力者可借助助視器改善生活質量,皮膚護理需使用物理屏障型防曬霜。避免強烈陽光直射,選擇長袖衣物和寬檐帽進行物理防護,室內活動時保持適宜光照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