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流產可能由胚胎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足、子宮結構異常、感染因素、免疫系統異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陰道出血、下腹疼痛、妊娠反應消失、組織物排出、腰骶部酸痛等癥狀。
1、陰道出血:
早期流產最常見的癥狀是陰道出血,出血量可從點滴狀到大量不等,顏色呈鮮紅或暗紅色。部分孕婦可能伴有血塊或組織物排出。出血時間持續數小時至數天,需與著床出血鑒別。建議立即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及時就醫進行超聲檢查和激素水平監測。
2、下腹疼痛:
流產引起的腹痛多表現為陣發性下腹墜痛或持續性鈍痛,類似痛經但程度更劇烈。疼痛可能伴隨子宮收縮感,并向腰背部放射。熱敷可能暫時緩解癥狀,但需警惕宮外孕等急腹癥。出現疼痛加劇或規律宮縮時,需急診排除其他婦科急癥。
3、妊娠反應消失:
孕早期突然出現乳房脹痛減輕、惡心嘔吐等早孕癥狀消失,可能提示胚胎發育異常。體內HCG水平下降會導致妊娠反應減弱,但需結合超聲檢查確認胚胎活性。不建議自行服用黃體酮等藥物,應通過血清HCG連續監測和超聲檢查明確診斷。
4、組織物排出:
完全流產時可能觀察到灰白色孕囊或絨毛組織排出,組織物直徑約1-3厘米。不全流產則可能殘留部分組織導致持續出血。發現組織物應保存于生理鹽水中送病理檢查,超聲可確認宮腔內是否有殘留,必要時行清宮術預防感染和大出血。
5、腰骶部酸痛:
流產過程中子宮收縮可能引發腰骶部牽涉痛,表現為持續深部酸痛,改變體位無法緩解。這種疼痛常伴隨盆底壓迫感,與先兆流產的子宮敏感性增高有關。需避免按摩和熱敷腰部,通過孕酮檢測和宮頸長度測量評估流產風險。
懷孕初期出現流產征兆時,建議立即停止體力勞動并保持左側臥位。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E的堅果和深色蔬菜,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每日補充0.4-0.8mg葉酸,適量飲用溫熱的紅糖姜茶。保持外陰清潔,使用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情緒緊張可能加重癥狀,可通過冥想和深呼吸調節。兩周內禁止性生活,避免盆浴和游泳。如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或持續三天以上,需急診處理預防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