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水腫可通過抬高下肢、限制鈉鹽攝入、適度運動、穿戴彈力襪、按摩等方式緩解。產后水腫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靜脈回流受阻、血漿蛋白降低、子宮壓迫血管、活動量減少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孕酮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水鈉潴留,分娩后6-8周激素逐漸恢復正常。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000ml左右,避免長時間站立可加速體液代謝。
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回流,產后42天內建議側臥休息。每天做踝泵運動300次,配合空中踩單車動作改善循環。
血漿白蛋白低于35g/L時可能引發水腫,哺乳期每日需補充80-100g蛋白質。食用鯽魚豆腐湯、牛肉山藥粥等優質蛋白食物,避免高鹽腌制品。
子宮復舊過程中對盆腔血管的壓迫需6周解除,可能伴隨下肢麻木癥狀。使用分段式壓力襪,從腳踝至大腿梯度壓力為18-8mmHg效果最佳。
產后臥床過久導致肌肉泵血功能減弱,建議每日步行30分鐘。從產后第三天開始做凱格爾運動,每次收縮盆底肌10秒重復20組。
紅豆薏米水、冬瓜排骨湯等食療方可輔助利水消腫,慢走和產后瑜伽能促進淋巴回流。若水腫持續超過兩個月或出現單側肢體腫脹,需排查深靜脈血栓。哺乳期禁用利尿劑,嚴重病例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人血白蛋白。保持每日7小時睡眠,穿著寬松棉質衣物,定期監測血壓和尿蛋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