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觸痛可通過冷敷鎮痛、避免刺激、外用藥物、口服鎮痛藥、治療原發病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皮膚損傷、神經敏感、炎癥反應、感染、系統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冷敷鎮痛:局部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紅腫熱痛,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處10分鐘,每日重復3-4次。適用于曬傷、輕度燙傷等物理性損傷,避免直接接觸冰塊防止凍傷。
2、避免刺激:選擇純棉寬松衣物減少摩擦,暫停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護膚品。接觸性皮炎患者需排查過敏原,常見刺激物包括鎳制飾品、染發劑、清潔劑等化學物質。
3、外用藥物: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減輕炎癥反應,利多卡因凝膠可阻斷痛覺傳導,莫匹羅星軟膏適用于細菌感染。帶狀皰疹患者需使用阿昔洛韋乳膏抗病毒治療。
4、口服鎮痛藥: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中度疼痛,加巴噴丁改善神經病理性疼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需聯合甲鈷胺營養神經,用藥需遵醫囑。
5、治療原發病:銀屑病需使用卡泊三醇調節角質增生,系統性紅斑狼瘡需免疫抑制劑控制。纖維肌痛綜合征可能與中樞敏化有關,表現為廣泛性觸痛伴睡眠障礙。
日常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有助于減輕炎癥,深海魚、亞麻籽油富含該成分。適度進行瑜伽或冥想練習可降低疼痛敏感度,洗澡水溫控制在38℃以下避免熱刺激。創面保持清潔干燥,愈合期使用醫用凡士林保濕。癥狀持續超過72小時或伴隨發熱、皮疹擴散需及時就診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