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熱可通過滋陰清熱、養血安神等方式調理,通常由陰虛火旺、津液耗損、情志失調、過度勞累、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滋陰清熱:虛熱多與陰液不足相關,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中成藥。這類藥物含熟地黃、山茱萸等成分,能滋腎陰降虛火。伴隨口干咽燥、潮熱盜汗時,建議搭配百合、麥冬代茶飲。
2、養血安神:血虛生熱者適合天王補心丹、歸脾丸、酸棗仁湯。藥物中當歸、酸棗仁等成分可調和營血,改善心悸失眠癥狀。日常可食用龍眼肉、紅棗燉湯輔助調理。
3、調和肝郁:情志不暢導致的虛熱可用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散。藥物中柴胡、白芍能疏肝解郁,適合伴有脅脹、煩躁癥狀者。玫瑰花、佛手泡水有助于情緒舒緩。
4、健脾益氣:過度勞累引發虛熱宜選生脈飲、補中益氣丸。人參、黃芪等成分可補脾肺之氣,緩解乏力低熱。山藥、芡實煮粥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
5、慢病調理:結核病、甲亢等慢性病所致虛熱需針對原發病治療。結核病常用異煙肼配合滋陰中藥,甲亢可選用甲巰咪唑。長期低熱者需排查腫瘤等器質性疾病。
虛熱體質者日常宜食銀耳蓮子羹、雪梨燉百合等滋陰食物,避免辛辣燥熱之品。適度練習八段錦、太極拳有助于氣血調和,夜間睡眠不足會加重陰虛癥狀,建議22點前就寢。癥狀持續兩周以上或出現消瘦、咯血需及時就醫排查結核、腫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