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骨折可通過頜間固定、彈性牽引、物理治療、藥物鎮痛、功能鍛煉等方式保守治療。該損傷通常由外力撞擊、運動創傷、骨質疏松、關節退變、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頜間固定:采用牙弓夾板或頜間牽引釘實現上下頜骨制動,促進骨折端纖維性愈合。適用于無明顯移位或兒童青枝骨折,需維持4-6周固定期,期間需流質飲食。
2、彈性牽引:通過橡皮筋牽引裝置漸進性調整咬合關系,改善輕度錯位。需配合全景片監測復位效果,每日調整牽引力度,療程約3-4周。
3、物理治療:骨折穩定后采用超短波、超聲波促進局部血運,配合張口訓練防止關節強直。每日3次張口練習,逐漸增加開口度至35mm以上。
4、藥物鎮痛:使用塞來昔布、洛索洛芬鈉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輔以甲鈷胺營養神經。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曲馬多,避免使用影響骨愈合的激素類藥物。
5、功能鍛煉:拆除固定后系統進行前伸、側方運動訓練,恢復關節盤-髁突協調性。采用咬合板輔助訓練,逐步過渡到正常咀嚼,療程需3-6個月。
保守治療期間需定期拍攝CT評估愈合進度,選擇高蛋白流食如牛奶、肉湯保障營養,避免硬物刺激。出現持續疼痛、開口受限超過20mm或咬合紊亂加重時需考慮手術干預,可行髁突復位內固定術或關節成形術??祻碗A段建議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