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酸,證名。胃內酸水上攻口腔、咽溢,不及吐出而下咽。見《諸病源候論·脾胃病諸候》。又稱咽酸。《醫林繩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壽世保元·吞酸》:“飲食入胃,被濕熱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證治匯補·吞酸章》:“吞酸為中氣不舒,痰涎郁滯,須先用開發疏暢之品。”治同吐酸,參見該條。那么,楓蓼腸胃康顆粒能用于吞酸嗎?吞酸該怎樣預防?
楓蓼腸胃康顆粒(常為康)能清熱除濕化滯。用于急性胃腸炎,屬傷食泄瀉型及濕熱泄瀉型者,證見腹痛腹滿、泄瀉臭穢、惡心嘔腐或有發熱惡寒苔黃脈數等。亦可用于食滯胃痛而證見胃脘痛、拒按、惡食欲吐、噯腐吞酸、舌苔厚膩或黃膩脈滑數者。
吞酸治療:
肝胃郁熱
痰濁聚結,胃失和降,可見吞酸心煩,口苦口干。治擬清胃瀉肝,通降制酸。方用左金丸加減(黃連9克,吳茱萸3克,紫蘇梗12克,半夏12克,黃芩12克,陳皮12克,香附12克,梔子12克,煅瓦楞子20克,海螵蛸20克,每日1劑,水煎服)。成藥可用左金丸、丹梔小藥丸。
脾胃虛寒
運化失職,胃失和降,可見吞酸腹脹,納少便溏。治擬溫中散寒,和胃制酸。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木香12克,砂仁3克,陳皮12克,半夏12克,茯苓15克,白術12克,黨參20克,吳茱萸9克,海螵蛸20克,煅牡蠣20克,每日1劑,水煎服)。成藥可用香砂養胃丸、二陳丸、補中益氣口服液等。[
有了好的胃藥,患者還應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與保健,并注重運動和休息。飲食不調,是誘發腸胃病的直接原因。助,如果您還有疑問,請咨詢在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