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電切術后尿失禁可通過盆底肌訓練、膀胱訓練、藥物治療、尿道懸吊術、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等方式治療。該癥狀通常由術中括約肌損傷、膀胱逼尿肌過度活動、神經損傷、尿道支撐結構改變、術后炎癥反應等原因引起。
凱格爾運動是改善壓力性尿失禁的核心方法,通過有節律地收縮肛門和會陰部肌肉群,每日3組每組15次,持續6-8周可增強尿道括約肌力量。生物反饋治療能輔助患者準確識別目標肌群,結合陰道重錘或直腸電極效果更顯著。
制定定時排尿計劃,從每小時排尿逐漸延長至2-3小時,配合飲水日記控制攝入量。排尿時采用雙重排尿法,等待10秒后再次嘗試排空,該方法對急迫性尿失禁有效率可達60%。
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索利那新可緩解膀胱過度活動,α1受體激動劑米多君能增加尿道閉合壓。合并感染時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嚴重病例可短期注射肉毒桿菌毒素A。
經陰道無張力尿道中段懸吊術適用于解剖型尿失禁,采用聚丙烯網帶形成尿道支撐。恥骨后懸吊術通過Cooper韌帶固定,術后控尿率可達85%,但可能發生排尿困難并發癥。
AMS-800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適用于重度真性尿失禁,通過陰囊泵控制袖套開合。需術前評估手部功能,術后5年裝置存活率約90%,但存在機械故障和感染風險。
術后飲食宜增加南瓜籽、西紅柿等富含鋅元素食物,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溫水坐浴配合提肛運動每日20分鐘,騎行運動需術后3個月開始。定期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恢復情況,持續漏尿超過1年需考慮二次手術干預。控制體重在BMI24以下,咳嗽前主動收縮盆底肌可預防壓力性漏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