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伴隨嘔吐可通過物理降溫、調整飲食、補充電解質、保持休息、藥物干預等方式緩解,可能與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胃腸功能紊亂、脫水、中暑等因素有關。
體溫超過38.5℃時用溫水擦拭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處,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膚。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額頭,單次使用不超過20分鐘。發熱期每2小時監測體溫,避免捂汗導致脫水加重嘔吐。
嘔吐劇烈時禁食4-6小時,緩解后嘗試少量米湯、蘋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漿等產氣飲品,忌食辛辣油膩。采用少量多餐原則,單次進食量不超過100毫升,溫度保持37℃左右為宜。
每500毫升溫開水中加入1.75克食鹽和10克葡萄糖配制口服補液鹽。可選用運動飲料或椰子水替代,每小時補充50-100毫升。嚴重嘔吐時采用冰鎮補液法,含服碎冰塊延緩胃部刺激。
可能與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水樣便伴噴射狀嘔吐。可服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菌群,嘔吐持續12小時以上需靜脈補液。
體溫超過39℃且無寒戰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胃腸痙攣可選用顛茄片。細菌性胃腸炎需諾氟沙星聯合蒙脫石散,兒童禁用喹諾酮類藥物。持續發熱超過72小時需排查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
發病期間每日飲水量維持在2000毫升以上,選擇藕粉、山藥粥等易消化主食。恢復期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嘔吐反射。出現意識模糊、尿量銳減或嘔血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電解質紊亂患者建議檢測血鈉鉀水平。居家護理時保持環境通風,嘔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劑處理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