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部長疙瘩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避免刺激、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陰部長疙瘩通常由毛囊炎、過敏反應、尖銳濕疣、皮脂腺囊腫、前庭大腺囊腫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選擇pH值平衡的洗液如婦炎潔,避免使用堿性肥皂。穿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月經期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清洗后保持干燥,可局部涂抹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屏障。
2、避免刺激:
暫停使用含香精的衛生護墊和沐浴產品,避免騎自行車或穿緊身褲摩擦患處。性生活前后需清潔,暫時避免使用避孕套等乳膠制品。飲食上減少辛辣食物攝入,如辣椒、酒精等可能加重炎癥反應。
3、藥物治療:
細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軟膏。尖銳濕疣可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或鬼臼毒素溶液,配合干擾素凝膠增強免疫清除。
4、激光治療:
頑固性尖銳濕疣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氣化疣體,治療時需避開月經期。術后每日用碘伏消毒創面,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愈合。較大皮脂腺囊腫可先穿刺引流后再行激光治療。
5、手術切除:
直徑超過1cm的前庭大腺囊腫需行造口術或切除術,術后放置引流條。多發尖銳濕疣可配合光動力治療,使用5-氨基酮戊酸敷貼后照紅光。所有手術標本需送病理檢查排除惡性病變。
日常增加酸奶、納豆等含益生菌食物攝入,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治療期間監測皮損變化,若出現化膿、持續增大或發熱癥狀需及時復查。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血糖波動可能延緩創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