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臟病可能對胎兒造成缺氧、發育遲緩、早產、低出生體重、圍產期死亡等風險。心臟病孕婦的血液循環障礙會影響胎盤供血,導致胎兒營養和氧氣供應不足。
1、缺氧風險:母體心臟功能不全時,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胎盤灌注不足可能導致胎兒慢性缺氧。長期缺氧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嚴重時可致胎兒窘迫。建議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
2、發育遲緩:母體心輸出量減少會降低子宮胎盤血流量,胎兒獲取營養受限。表現為胎兒腹圍、頭圍等生長指標落后于孕周。需加強孕期營養,增加優質蛋白和鐵質攝入。
3、早產誘發:心臟負荷過重可能引發宮縮,增加早產概率。妊娠32周后需密切監測宮縮情況,避免過度勞累。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宮縮抑制劑。
4、低出生體重:胎盤功能不足導致胎兒體重增長緩慢,新生兒可能低于2500克。建議分次進食高熱量食物,如堅果、牛油果,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熱量。
5、圍產期風險:嚴重心臟病可能引發心衰,導致胎兒急性缺氧甚至死亡。分娩期需在心內科和產科聯合監護下進行,選擇合適分娩方式。
妊娠合并心臟病孕婦應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飲食注意低鹽高蛋白,控制每日液體攝入量。定期進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和心功能監測,出現心悸氣促及時就診。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焦慮緊張影響胎兒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