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股癬通常不會直接影響胎兒發育,但需警惕繼發感染和藥物使用風險。股癬可通過保持局部干燥、外用抗真菌藥膏、避免抓撓、穿透氣衣物、定期產檢等方式控制。該病可能由真菌感染、孕期免疫力下降、局部潮濕多汗、糖尿病史、肥胖等因素引起。
1、真菌感染:股癬多由紅色毛癬菌等真菌引起,孕期激素變化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可局部涂抹克霉唑乳膏或聯苯芐唑乳膏,用藥前需咨詢產科
2、免疫力下降:妊娠期免疫系統調整可能加重真菌感染。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適當散步增強體質。
3、局部護理:腹股溝區域出汗易滋生真菌。選擇純棉寬松內褲,每日用溫水清洗后徹底擦干,避免使用堿性沐浴露。可間隔使用達克寧散劑保持干燥。
4、基礎病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者需嚴格監測血糖。空腹血糖應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不超過6.7mmol/L,高血糖環境易加重真菌感染。
5、繼發感染預防:抓撓可能導致細菌性皮炎。出現紅腫滲液時需就醫,醫生可能開具莫匹羅星軟膏等外用抗生素,禁用含激素的復方制劑。
孕婦需保持均衡飲食,每日攝入300g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選擇低糖水果如蘋果、藍莓。可進行孕婦瑜伽改善血液循環,避免久坐導致腹股溝潮濕。產檢時應主動告知皮膚癥狀,避免自行用藥影響胎兒。出現皮損擴散、發熱等癥狀需立即就診皮膚科和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