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下肌瘤宮腔鏡手術后需注意術后出血、感染預防、活動限制、飲食調整及隨訪復查。術后恢復需結合個體情況制定護理方案。
1、觀察出血:術后陰道少量出血屬正常現象,持續超過7天或出血量增多需就醫。避免使用衛生棉條,選擇透氣性好的衛生巾。出血可能與創面愈合不良或感染有關,通常伴隨下腹墜痛、發熱等癥狀。出現異常出血可服用氨甲環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藥物。
2、預防感染:術后兩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水沖洗。體溫超過38℃或出現膿性分泌物提示感染風險。感染可能與術中操作或術后護理不當有關,通常表現為腹痛加劇、異常分泌物。可口服頭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
3、限制活動:術后一周內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防止腹壓增高導致創面出血。逐步恢復日常活動需以身體耐受為度。久坐或久站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建議每2小時變換體位。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禁止游泳、瑜伽等盆底肌訓練。
4、飲食調理:術后24小時進食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高蛋白、高鐵飲食。增加瘦肉、動物肝臟、菠菜等補血食材攝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盆腔充血。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ml促進代謝,限制咖啡因飲品攝入。
5、定期復查:術后1個月需超聲復查子宮恢復情況,3個月評估肌瘤是否復發。出現月經量突增、周期紊亂等異常需及時就診。長期隨訪可結合腫瘤標志物檢測,必要時進行二次宮腔鏡檢查。
術后飲食宜選擇鯽魚湯、紅棗小米粥等溫補食材,每日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恢復期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改善盆腔血液循環,6周內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會陰部運動。保持每日7-8小時睡眠有助于組織修復,術后3個月經期仍需觀察出血特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