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劃痕癥可能由皮膚敏感、機械刺激、免疫反應、遺傳因素、慢性蕁麻疹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避免搔抓、冷敷緩解、抗組胺藥物、免疫調節、光療等方式治療。
1、皮膚敏感:皮膚屏障功能較弱時易對外界刺激產生過度反應。減少使用堿性清潔產品,選擇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修復屏障,避免熱水燙洗加重敏感。
2、機械刺激:摩擦或壓迫導致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穿著寬松棉質衣物,剪短指甲避免無意抓撓,使用硅膠保護貼覆蓋易受摩擦部位。
3、免疫反應:IgE介導的Ⅰ型超敏反應引發血管擴張。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嚴重時短期聯用孟魯司特鈉抑制白三烯。
4、遺傳因素:家族性傾向與FCER1A基因變異相關。記錄誘發因素日記,進行過敏原篩查,遺傳咨詢評估后代患病風險。
5、慢性蕁麻疹:30%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檢測抗TPO抗體,低劑量環孢素用于難治性病例,窄譜UVB照射改善皮膚反應閾值。
日常護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刺激,推薦游泳等低摩擦運動,飲食減少組胺含量高的發酵食品攝入,急性發作期可嘗試燕麥浴鎮靜皮膚。癥狀持續6周以上需排查系統性疾病的皮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