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接種后可能出現局部紅腫、低熱、皮疹等反應。這些反應通常屬于免疫系統正常應答,可通過觀察護理、物理降溫、補充水分等方式緩解。
1、局部紅腫:接種部位可能出現輕微紅腫、疼痛或硬結,這與疫苗刺激局部組織有關。建議保持注射部位清潔干燥,避免抓撓,48小時內可冷敷緩解腫脹。癥狀多在2-3天內自行消退。
2、低熱反應:約5%-15%的接種者會出現38℃以下的低熱,通常發生在接種后6-12小時。可采用溫水擦浴、減少衣物等物理降溫方式,適當增加飲水量。體溫超過38.5℃或持續超過48小時需就醫。
3、短暫皮疹:5%的兒童可能出現類似麻疹的稀疏皮疹,多分布于軀干部位。這種非傳染性皮疹與疫苗病毒復制相關,無需特殊處理,保持皮膚清潔即可,2-3天可自行消失。
4、胃腸道癥狀:少數接種者可能出現食欲減退、輕微腹瀉。建議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避免油膩飲食。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脫水表現需醫療干預。
5、過敏反應:極少數人可能發生蕁麻疹或面部水腫等過敏表現。這與疫苗中的明膠或新霉素成分有關,需立即就醫處理。既往有疫苗過敏史者接種前應告知
接種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觀察期間可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獼猴桃。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應答,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嚴重反應需及時至急診科就診。哺乳期女性接種不影響母乳喂養,但應密切監測嬰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