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尿頻可能由子宮壓迫膀胱、激素水平變化、泌尿系統感染、妊娠糖尿病、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
1、子宮壓迫:增大的子宮直接壓迫膀胱,導致儲尿容量減少。孕中晚期尤為明顯,建議采取側臥位減輕壓迫,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仰臥。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少量飲用。
2、激素影響: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輸尿管平滑肌松弛,腎盂輸尿管擴張導致尿頻。這種生理性改變無需特殊處理,避免攝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質,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控制力。
3、尿路感染:可能與免疫力下降、細菌逆行感染有關,通常表現為尿急、尿痛、尿液渾濁等癥狀。確診需尿常規檢查,治療可選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孕期安全抗生素,同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4、妊娠糖尿病:血糖升高導致滲透性利尿,常伴有多飲多食癥狀。需通過OGTT篩查確診,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在150-200g,選擇糙米、燕麥等低GI主食,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5、盆底肌松弛:孕激素作用下韌帶松弛,可能伴隨壓力性尿失禁。建議從孕中期開始每天做盆底肌收縮訓練,每組10-15次,每天3組,避免提重物及劇烈咳嗽。
孕期尿頻需注意區分生理性與病理性因素,保持每日30分鐘散步等適度運動,穿著寬松棉質內衣。飲食上增加冬瓜、紅豆等利水食材,限制高鹽食物攝入。出現發熱、腰痛或血尿應立即就醫,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藥物。定期產檢時需告知醫生排尿情況,必要時進行尿培養或泌尿系統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