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可能由水源污染、生食海鮮、密切接觸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病毒變異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病毒治療、護肝藥物、免疫調節、隔離防護、疫苗接種等方式治療。
1、水源污染:飲用被HEV病毒污染的生水是主要傳播途徑,病毒通過糞口途徑進入人體。建議煮沸飲用水,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井水或河水。農村地區需加強糞便管理,防止污染水源。
2、生食海鮮:貝類等水產品可能富集HEV病毒,生食或未徹底加熱的海鮮存在感染風險。烹飪時應保證100℃持續加熱5分鐘以上,避免食用醉蟹、生蠔等生冷海鮮。
3、接觸傳播:與感染者共用餐具或密切生活接觸可能導致傳播。患者糞便中病毒排出期長達4周,護理人員需嚴格洗手消毒,患者餐具應單獨煮沸消毒15分鐘。
4、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后易發展為重癥戊肝。這類人群出現黃疸需立即檢測HEV-RNA,治療方案包括減少免疫抑制劑用量,聯合應用利巴韋林進行抗病毒治療。
5、病毒變異:HEV基因4型在中國流行,孕婦感染后病死率可達20%。孕晚期感染者需監測凝血功能,重癥病例建議使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時進行血漿置換治療。
戊型肝炎預防需注意飲食衛生,徹底煮熟肉類海鮮,避免飲用生水。急性期患者應臥床休息,飲食選擇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魚肉、豆腐,補充維生素B族和C。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輕度運動,但需避免劇烈活動加重肝臟負擔。出現皮膚鞏膜黃染、極度乏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孕婦及慢性肝病患者感染后需住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