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臟病、圍產期心肌病及心律失常五大類。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結構異常在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時易加重心臟負擔。孕前需評估心功能分級,中重度患者應避免妊娠。孕期需限制鈉鹽攝入,監測血氧飽和度,必要時給予利尿劑減輕前負荷。
二尖瓣狹窄多見,妊娠期心率增快會縮短舒張期充盈時間,可能誘發肺水腫。需控制心室率,避免劇烈活動。重度狹窄者孕中期可行經皮球囊二尖瓣成形術,分娩期建議硬膜外麻醉降低心臟應激。
子癇前期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心臟后負荷增加引發左心衰竭。治療需積極控制血壓,常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同時給予硫酸鎂預防子癇發作。出現急性心衰時需終止妊娠。
多發生于妊娠末月至產后5個月,表現為心室收縮功能減退。需嚴格限制液體入量,使用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和利尿劑呋塞米。再次妊娠復發風險達30%,應做好避孕指導。
妊娠期生理性竇性心動過速需與病理性室上速鑒別。頻發早搏可選用普羅帕酮,持續性室速需電復律。安裝永久起搏器者需調整參數,避免射線對胎兒影響。
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需制定個體化膳食方案,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3-5g,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胸肉。選擇低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每周3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心動圖檢查,心功能Ⅲ級以上者建議三級醫院多學科聯合管理。分娩方式根據心功能選擇,硬膜外鎮痛可降低剖宮產應激反應,產后需繼續心功能監測至少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