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增厚可能由激素水平異常、肥胖、長期無排卵、子宮內膜增生、子宮肌瘤等原因引起。
雌激素水平過高或孕激素不足是常見誘因。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功能性腫瘤等疾病會導致雌激素持續刺激子宮內膜,引起單純性增生。口服雌激素類藥物或長期接觸環境雌激素也可能干擾內分泌平衡。
脂肪組織可轉化雄激素為雌激素,體重指數超過30的人群風險增加2-3倍。胰島素抵抗患者常伴隨高雄激素血癥,這類人群需控制精制碳水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改善代謝。
長期無排卵使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轉化,常見于青春期和圍絕經期女性。監測基礎體溫發現單相曲線時,建議通過跳繩、瑜伽等運動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
子宮內膜增生可能與未治療的慢性炎癥、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等癥狀。單純型增生可采用黃體酮、地屈孕酮等藥物轉化內膜,復雜型增生需宮腔鏡評估。
子宮肌瘤特別是粘膜下肌瘤會導致宮腔變形,常伴隨壓迫癥狀和貧血。直徑超過5cm的肌瘤需考慮子宮動脈栓塞術或肌瘤切除術,近絕經期患者可觀察隨訪。
日常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亞麻籽攝入有助于雌激素代謝,避免使用含雙酚A的塑料制品。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檢查,出現異常子宮出血或痛經加重時需及時就診,必要時行診斷性刮宮明確病理類型。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維持內分泌平衡,BMI超標人群應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