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由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手術史、垂體病變、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乏力、畏寒、體重異常增加、皮膚干燥、胎兒發育遲緩等癥狀。
1、碘缺乏:
妊娠期碘需求量增加50%,長期攝入不足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孕婦需通過食用加碘鹽、海帶、紫菜等補充,定期監測尿碘水平。未及時糾正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發育。
2、自身免疫異常:
橋本甲狀腺炎是常見病因,體內TPO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可能與妊娠期免疫耐受改變有關,表現為甲狀腺彌漫性腫大。需檢測TSH、FT4及抗體水平,抗體陽性者產后需持續隨訪。
3、醫源性損傷:
既往甲狀腺切除術或放射性碘治療史患者,妊娠前未調整藥量易出現激素不足。這類孕婦孕早期即需將TSH控制在2.5mIU/L以下,每4周復查甲狀腺功能。
4、垂體病變:
席漢綜合征等垂體疾病導致TSH分泌不足,常合并產后大出血病史。此類患者需同時檢測皮質醇,治療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和氫化可的松,避免腎上腺危象。
5、藥物影響:
鋰制劑、胺碘酮等藥物干擾甲狀腺激素合成,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服用二甲雙胍也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用藥期間應每8周檢測TSH,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
妊娠期甲減管理需多學科協作,每日補充左甲狀腺素鈉如優甲樂并根據孕周調整劑量,孕早期TSH理想值為0.1-2.5mIU/L,孕中期0.2-3.0mIU/L,孕晚期0.3-3.0mIU/L。每周保證3次30分鐘步行鍛煉,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攝入,避免卷心菜、木薯等致甲狀腺腫物質。產后6周需復查甲狀腺功能,20%自身免疫性甲減患者可能需終身服藥。胎兒出生后需立即篩查先天性甲減,關注神經發育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