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可通過盆底肌訓練、膀胱訓練、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漏尿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過度活動癥、尿路感染、神經系統疾病、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訓練:
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群力量,改善壓力性尿失禁。每天收縮肛門和尿道周圍肌肉10秒后放松,重復10-15次為一組,每日練習3組。配合腹式呼吸訓練效果更佳,堅持3個月可見明顯改善。
2、膀胱訓練:
通過定時排尿逐漸延長排尿間隔,從每小時1次逐步延長至2-3小時1次。記錄排尿日記監測飲水量和排尿頻率,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利尿物質。該方法適用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需持續6-8周。
3、藥物治療:
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索利那新可緩解膀胱過度活動;雌激素軟膏適用于絕經后萎縮性尿道炎;去氨加壓素能減少夜間多尿。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4、病因控制:
尿路感染需用磷霉素、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需控制血糖;前列腺增生可用坦索羅辛。長期咳嗽者應治療呼吸系統疾病,肥胖者需減重5%-10%以降低腹壓。
5、器械輔助:
陰道重錘訓練器可增強盆底肌耐力,尿失禁護墊選擇吸收量200ml以上的產品。嚴重者可用尿道懸吊帶或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術后配合生物反饋治療恢復控尿功能。
每日飲水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少量飲用,睡前2小時限水。增加西芹、南瓜籽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每周進行游泳、瑜伽等低沖擊運動,穿著寬松衣物。出現發熱、血尿或癥狀加重需及時泌尿外科就診,長期漏尿可能引發會陰部濕疹和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