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就醫結算更方便
隨著地區間人員流動的日益頻繁,人們對異地就醫便捷報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6月1日,在煙臺市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集中宣傳月啟動活動現場,煙臺市醫療保險事業中心主任李大鵬介紹,近年來,煙臺市醫保局圍繞異地就醫便捷化,調整優化了一系列異地就醫政策措施,將原來的異地安置退休、異地長期居住、常駐異地工作整合為異地長期居住;原來的異地轉診、異地急診整合為臨時外出就醫。群眾在辦理異地就醫備案,選擇類別時更加方便。
“簡化辦理材料。取消異地就醫備案證明材料,‘異地長期居住人員’不再提供戶籍證明、居住證明等材料,‘臨時外出就醫人員’不再提供轉診轉院或急診證明等材料。”李大鵬說,煙臺市醫保局取消省內臨時外出就醫備案手續,持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或身份證可直接聯網結算。取消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限制,直接備案到就醫地。同時,提升待遇保障。降低臨時外出就醫首先自負比例,由原來最高40%,統一調減為10%。急診搶救視同備案,方便急診病人直接結算。
智慧服務“零跑腿”
除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近年來,煙臺市醫保局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推動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沉淀、末梢向前拓展、評價向后延伸,建成了城鄉“全域覆蓋”、24小時“全時運轉”、線上線下“全態服務”的醫保經辦服務體系,服務企業和群眾更加高效、便捷,為全市營商環境優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向上集中,智慧服務“零跑腿”。煙臺市醫保局推動服務創新與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建成全省首個醫保獨立信息系統,實現數據資源集中、服務能級提升,進一步健全了醫保“掌辦”“網辦”服務體系,真正做到“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2022年“網辦”“掌辦”業務量達1337萬件(次)。全國首創醫保電子憑證、人臉識別、身份證、社保卡和銀行卡為一體的醫保身份識別體系,在全市定點醫藥機構部署安裝醫保電子憑證識別設備6500多臺,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醫保電子憑證覆蓋全部定點醫藥機構。全國首個實現“醫保電子憑證微信”手機混合支付,打通了支付手段的壁壘,提升了醫保支付便捷度。
基層服務“零死角”
向下沉淀,基層服務“零死角”。煙臺市醫保局針對老年人等群體習慣到銀行廳堂現場辦理業務,特別是查詢社保卡、工資卡賬戶的特點,市醫保局積極與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利用銀行網點分布科學、廣泛的優勢,創新銀保合作模式,在全市151個銀行網點設置“醫保驛站”,將醫保電子憑證密碼修改及重置、繳費歷史查詢等14項高頻業務嵌入銀行自助終端,銀行工作人員提供必要引導服務,大幅壓縮獲取醫保服務的“空間距離”。
同時依托鄉鎮衛生院、黨群服務中心等建設醫保服務站,服務范圍覆蓋全市全部鄉鎮(街道),將14項高頻業務下沉至醫保服務站辦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逐步實現醫保業務“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目標推行“一站式”服務,實現簡單業務“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復雜業務“前臺受理、后臺速辦”,18類34項服務事項辦理時限縮減85%,申辦材料精簡69%。
醫院服務“零障礙”
向前拓展,醫院服務“零障礙”。醫療機構是群眾獲取醫保服務的第一線,煙臺市醫保局將醫保服務拓展到全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不斷充實醫院醫保服務內容,讓“醫院端”成為醫保服務的最前沿,讓群眾在看病就醫的同時,及時便捷享受醫療保障服務。
煙臺市醫保局對門診慢特病辦理業務流程進行再造,患者可在全市183家就醫醫院直接申報門診慢特病,打破屬地管理限制,無需再回參保地醫保經辦服務大廳申報,71個病種實現“一次辦好”“全市通辦”。工作開展以來,醫院即時辦結門診慢特病達10萬人(次),占門診慢特病辦理總數的85%以上。在全省率先實行醫保住院醫療費用“診間結算”,患者住院期間醫療費用達到3萬元的,可對已發生費用和醫保報銷情況進行測算,醫院根據“診間結算”實際情況收取押金,有效緩解患者住院押金墊付壓力。
住院醫療費、生育醫療費、門診慢特病、居民“兩病”和普通門診結算、未成年意外傷害門診報銷等6類醫保待遇,實行出院時即時報銷,無需另行上網辦理或到醫保窗口辦理,實現醫保待遇支付“零跑腿”“一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