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過分泌物涂片鏡檢、淋球菌培養、核酸擴增檢測、藥敏試驗、血液抗體檢測等方式確診。淋病通常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表現為尿道膿性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癥狀。
取尿道或宮頸分泌物進行革蘭染色鏡檢,鏡下可見白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該方法快速簡便但敏感性約60%,適用于男性急性期篩查,女性因宮頸雜菌干擾需結合其他檢查。
將分泌物接種于Thayer-Martin培養基,在5%二氧化碳環境下培養24-48小時。培養法特異性接近100%,可同時進行藥敏試驗,是診斷淋病的金標準,尤其適用于法律醫學需求。
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或轉錄介導擴增TMA技術檢測淋球菌DNA。核酸擴增檢測敏感性達95%以上,能識別無癥狀感染,但需注意不同試劑檢測的靶基因可能存在差異。
通過紙片擴散法或稀釋法檢測菌株對頭孢曲松、阿奇霉素等藥物的敏感性。隨著耐藥菌株增加,藥敏結果可指導臨床選擇敏感抗生素,避免治療失敗。
檢測血液中淋球菌抗體輔助診斷播散性淋病。當出現發熱、關節炎等全身癥狀時,需結合血培養與血清抗體檢測,但該方法不適用于單純泌尿生殖道感染診斷。
確診淋病后需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性伴侶應同步檢查治療。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治療期間建議增加水分攝入促進排尿沖洗尿道,可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急性期宜選擇寬松棉質內衣,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治療后1-2周需復查確認病原體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