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掉頭發多數情況下會重新長回來。這是由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導致的暫時性脫發,通常會在產后6-12個月內逐漸恢復。
一、哺乳期脫發的原因:
哺乳期脫發主要與產后激素水平劇烈波動有關。懷孕期間較高的雌激素水平延長了毛囊生長期,使頭發脫落減少;分娩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原本滯留的頭發會集中進入休止期脫落。這種生理性脫發屬于正常現象,醫學上稱為休止期脫發。哺乳行為本身不會加重脫發,但哺乳期營養消耗增加可能間接影響頭發生長周期。
二、促進頭發再生的方法:
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鐵、鋅和B族維生素,可通過食用瘦肉、動物肝臟、深海魚、豆制品及深色蔬菜補充。避免過度節食或單一飲食,每周可安排2-3次堅果類零食。洗發時選擇溫和的氨基酸類洗發產品,水溫控制在38℃以下,減少染燙等化學處理。每日用木質寬齒梳輕柔梳理頭皮2-3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三、需要就醫的情況:
若脫發伴隨頭皮瘙癢、紅斑或成片脫屑,可能與脂溢性皮炎或真菌感染有關。出現圓形斑塊狀脫發需排查斑禿,持續超過1年未改善要考慮慢性休止期脫發。產后甲狀腺功能異常也會導致病理性脫發,表現為發際線后移或頭發整體稀疏,此時需檢測促甲狀腺激素水平。
哺乳期女性每日可進行15分鐘頭皮按摩,從前額發際線至后枕部用指腹打圈按壓。選擇無硅油洗發水避免毛囊堵塞,洗后及時吹干發根。保持規律作息,夜間睡眠不少于7小時,午間可閉目養神20分鐘。情緒緊張會加重脫發,可通過冥想、散步等方式減壓。若脫發量每日超過150根或發現明顯發際線上移,建議到皮膚科做毛發鏡檢查和激素水平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