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高危人群包括高齡產婦、多胎妊娠者、剖宮產產婦、胎盤異常者及存在妊娠合并癥者。
1、高齡產婦:
35歲以上孕婦因血管內皮功能下降、子宮收縮力減弱,分娩時更易發生羊水進入母體循環。建議定期監測凝血功能,選擇有急救條件的醫院分娩,避免過度使用縮宮素。
2、多胎妊娠者:
雙胎或三胎妊娠導致子宮過度膨脹,胎盤附著面積增大,分娩時胎膜破裂后羊水栓塞風險升高3倍。需嚴格控制孕期體重增長,分娩時配備多學科搶救團隊。
3、剖宮產產婦:
手術切口使子宮血管直接暴露,羊水通過子宮壁靜脈竇進入循環的概率增加5-8倍。擇期剖宮產前應評估血小板計數,術中采用子宮切口保護技術。
4、胎盤異常者:
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可能導致子宮血竇開放,與胎膜破裂共同作用時,羊水成分易滲入母體血液循環。這類孕婦需提前備血,分娩時避免人工破膜。
5、妊娠合并癥者:
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內皮損傷,羊水中的前列腺素等物質更易觸發全身炎癥反應。控制基礎疾病是關鍵,分娩時需持續監測血氧飽和度。
建議高危孕婦每日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增強血管彈性,進行盆底肌訓練改善子宮血流,選擇側臥位休息減少子宮壓迫。出現突發呼吸困難、低血壓或凝血功能障礙時需立即啟動羊水栓塞搶救流程,包括氣管插管、輸血及子宮切除術等綜合措施。產后密切監測D-二聚體及纖維蛋白原水平至少7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