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結石是前列腺腺泡或導管內形成的鈣化沉積物,主要由前列腺液中的無機鹽沉積引起,常見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結石的形成可能與慢性炎癥、尿液反流、代謝異常、腺管阻塞、年齡增長等因素有關。
1、慢性炎癥:
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結石的主要誘因之一。炎癥反復刺激會導致前列腺腺泡上皮細胞脫落,與分泌物結合形成核心,逐漸被鈣鹽包裹。患者可能伴隨尿頻、會陰部脹痛等癥狀,需通過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
2、尿液反流:
排尿時膀胱壓力過高可能導致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導管,尿液中的結晶物質沉積后形成結石。這類結石多位于前列腺外周帶,可能引起排尿中斷或血尿,需通過α受體阻滯劑改善排尿功能。
3、代謝異常:
體內鈣磷代謝紊亂會導致前列腺液中磷酸鈣、碳酸鈣等成分過飽和析出。高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風險較高,結石質地較硬,需針對原發病進行調節。
4、腺管阻塞:
前列腺增生或瘢痕收縮可能導致腺管狹窄,分泌物滯留后濃縮成石。這類結石常為多發小型顆粒,可能引發急性尿潴留,需通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解除梗阻。
5、年齡增長:
50歲以上男性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功能減退,腺液黏稠度增加,礦物質更易沉積。此類結石多為生理性改變,若無癥狀通常無需特殊處理。
前列腺結石患者日常應保持規律排精,避免長時間騎車壓迫會陰部。飲食上限制高鈣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豆腐,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稀釋尿液。適度進行提肛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前列腺超聲檢查監測結石變化。出現排尿疼痛、血精等癥狀時需及時就診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