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攜帶者可以生育小孩。通過規范的母嬰阻斷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母嬰傳播阻斷成功率可達95%以上。
一、母嬰傳播阻斷措施: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婦需在妊娠24-28周開始進行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替諾福韋或拉米夫定。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需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0-1-6月程序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剖宮產不能降低母嬰傳播風險,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傳播概率無顯著差異。
二、哺乳期注意事項:
經規范免疫預防的新生兒可以接受母乳喂養。若母親存在乳頭皸裂或嬰兒口腔潰瘍,應暫停哺乳直至傷口愈合。哺乳期間需繼續抗病毒治療者,應選擇替諾福韋等哺乳期安全藥物,避免使用恩替卡韋等可能通過乳汁分泌的藥物。
三、父嬰傳播預防:
父親為乙肝攜帶者時,主要通過精子細胞攜帶病毒DNA導致垂直傳播。建議備孕前進行肝功能評估,病毒載量高者需先接受抗病毒治療。新生兒出生后仍需按標準程序接種疫苗,父嬰日常接觸不會增加感染風險。
乙肝攜帶者家庭應注意定期監測肝功能,保持餐具專人專用并做好消毒。備孕期間需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臟負擔。飲食上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的豆制品和新鮮蔬果,限制高脂食物攝入。適度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維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家庭成員均應接種乙肝疫苗,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新生兒完成疫苗接種后需在7-12月齡時檢測乙肝表面抗體,抗體滴度不足需及時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