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老年人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主要與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邪、痰瘀互結、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
1、肝腎虧虛:年老體衰導致肝腎精血不足,筋骨失養,關節滑膜退化。治療需滋補肝腎,可選用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藥材,配合八段錦鍛煉腰膝。
2、氣血不足:脾胃功能減退致使氣血生化乏源,關節失于濡潤。建議食用山藥粥、黃芪燉雞等藥膳,輔以艾灸足三里穴促進氣血運行。
3、風寒濕侵:長期居住潮濕環境或冒雨涉水,邪氣滯留經絡。采用羌活、獨活、防風等祛風濕中藥,配合紅外線理療驅散寒濕。
4、痰瘀阻滯:病程遷延導致津液停聚成痰,血液凝滯成瘀。需用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半夏、白芥子化痰通絡,結合刺絡拔罐改善局部循環。
5、情志內傷:憂思惱怒造成肝氣郁結,氣滯血瘀加重癥狀。推薦練習五禽戲疏肝解郁,配合合歡皮、玫瑰花代茶飲調節情緒。
日常應保持居所干燥通風,冬季佩戴護膝保暖,避免冷水刺激。飲食宜溫補,適量食用黑豆、核桃、鱔魚等補腎健骨食材。堅持太極拳、八段錦等柔緩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若出現關節畸形或晨僵超過1小時,需及時就醫進行針灸或中藥熏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