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多數情況下不會癌變,屬于良性病變。這類息肉通常與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或慢性胃炎有關,癌變概率極低。
1、胃底腺息肉的特點:
胃底腺息肉是胃黏膜上皮細胞增生形成的隆起性病變,多位于胃底和胃體部。病理類型以增生性息肉為主,直徑通常小于1厘米,表面光滑且無蒂。內鏡檢查可見黏膜色澤正常或略蒼白,質地柔軟。這類息肉生長緩慢,極少引起臨床癥狀,多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2、癌變風險因素:
胃底腺息肉癌變可能與息肉直徑超過2厘米、表面糜爛出血、病理提示異型增生等因素有關。若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或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需提高警惕。內鏡下觀察到息肉形態不規則、基底寬大或伴有潰瘍形成時,建議進行病理活檢明確性質。
發現胃底腺息肉后應定期進行胃鏡隨訪,建議每1-2年復查一次。日常需保持清淡飲食,避免腌制、熏烤類食物,戒煙限酒有助于減少胃黏膜刺激。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規范根除治療,控制慢性胃炎進展。若出現上腹隱痛、黑便等報警癥狀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