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破水可能增加感染風險、誘發早產、導致胎兒窘迫、引發臍帶脫垂、加重母嬰并發癥。
1、感染風險:
胎膜破裂后陰道內細菌可能上行至宮腔,造成絨毛膜羊膜炎或宮內感染。孕婦可能出現發熱、心率增快、子宮壓痛等癥狀。需定期監測體溫和血常規,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曲松、阿奇霉素預防感染。
2、早產誘發:
破水后前列腺素釋放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孕周不足37周時易引發早產。早產兒可能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腦室出血等并發癥。建議臥床休息并監測宮縮,必要時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
3、胎兒缺氧:
羊水持續流失可能減少胎兒緩沖空間,臍帶受壓時導致血氧交換障礙。胎心監護可見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需通過超聲評估羊水指數,必要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
4、臍帶脫垂:
胎膜高位破裂時臍帶可能隨羊水滑入陰道,尤其在胎位不正或骨盆狹窄情況下。突發胎心率下降至60次/分以下需緊急剖宮產,延遲處理可能導致胎兒死亡。
5、并發癥加重:
合并妊娠期高血壓或糖尿病者,破水后易發展為子癇前期或酮癥酸中毒。需嚴密監測血壓、尿蛋白及血糖,適時終止妊娠可降低胎盤早剝風險。
孕婦應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更換純棉內褲并使用pH試紙監測分泌物。飲食需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補充維生素C促進胎膜修復。避免劇烈運動及盆浴,如出現發熱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就醫。定期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破水超過12小時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根據孕周和胎兒狀況選擇期待治療或終止妊娠,必要時行緊急剖宮產術或宮頸環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