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結膜炎表現為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異物感等癥狀,可通過抗生素滴眼液、冷敷、保持眼部衛生等方式緩解。
1、充血發紅:
細菌性結膜炎最顯著的特征是結膜血管擴張導致眼球發紅,常從穹窿部向角膜緣蔓延。患者會感到眼部灼熱感,嚴重時可能伴隨結膜下出血。避免揉眼并使用人工淚液可緩解刺激癥狀。
2、膿性分泌物:
晨起時眼瞼常被黃綠色分泌物黏連,分泌物主要由中性粒細胞和細菌殘骸構成。使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眼瞼邊緣,每日熱敷2-3次有助于分泌物排出。
3、異物感明顯:
患者常有砂礫摩擦般的不適感,這與細菌毒素刺激神經末梢有關。佩戴隱形眼鏡者需立即停用,選擇框架眼鏡替代。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需就醫排查角膜損傷。
4、畏光流淚:
炎癥反應會導致光敏感度增加,見光時反射性淚液分泌增多。外出建議佩戴防紫外線墨鏡,室內保持適度光線。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鏈球菌感染有關。
5、眼瞼腫脹:
嚴重感染時眼瞼會出現水腫,伴隨瞼結膜乳頭增生。兒童患者常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成人多與莫拉菌有關。使用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廣譜抗生素滴眼液可有效控制感染。
細菌性結膜炎患者需注意個人用品隔離消毒,每日更換枕巾并用60℃以上熱水清洗。飲食宜補充維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如胡蘿卜、深海魚等食物有助于黏膜修復。避免游泳等可能接觸污染水源的活動,癥狀加重或出現視力下降需立即眼科就診。恢復期間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每小時遠眺5分鐘緩解視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