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晚期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可能因繼發感染或嚴重并發癥威脅生命。疥瘡由疥螨寄生引起,表現為劇烈瘙癢、皮膚丘疹或隧道狀皮損,晚期可能因搔抓導致細菌感染、膿皰瘡或敗血癥。
長期未治療的疥瘡易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形成膿皰瘡、蜂窩織炎。嚴重感染可能擴散至血液導致敗血癥,需及時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曲松或克林霉素控制感染源。
艾滋病患者、老年人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可能出現結痂型疥瘡挪威疥,皮膚厚痂中寄生大量疥螨,可能合并肺炎或腎炎。需聯合伊維菌素口服和外用5%撲滅司林乳膏治療。
反復搔抓導致皮膚大面積破損,可能引發低蛋白血癥或電解質紊亂。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止癢,配合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減少搔抓行為。
極少數病例因長期瘙癢引發焦慮抑郁,或繼發鏈球菌感染后誘發急性腎小球腎炎。需監測尿常規和腎功能,必要時進行糖皮質激素治療。
群體居住環境中易爆發疥瘡流行,患者衣物需用60℃以上熱水燙洗,環境噴灑氯菊酯殺蟲劑。密切接觸者需同步治療以防交叉感染。
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共用毛巾或寢具。飲食增加蛋白質如雞蛋、魚肉促進皮膚修復,補充維生素A、C增強免疫力。瘙癢發作時可冷敷緩解,若出現發熱、關節痛或水腫應立即就醫。規范治療下疥瘡預后良好,但延誤處理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