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脫皮可能由皮膚干燥、維生素缺乏、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或掌跖角化癥等原因引起。
1、皮膚干燥:
氣候干燥或頻繁接觸洗滌劑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角質層水分流失加速。表現為局部脫屑、緊繃感,冬季更為明顯。日常需減少堿性清潔劑使用,涂抹含尿素或神經酰胺的保濕霜修復皮膚屏障。
2、維生素缺乏:
長期維生素A、B族或鋅攝入不足會影響表皮細胞正常代謝。伴隨毛發干枯、口腔潰瘍等癥狀。可通過增加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食物補充,嚴重缺乏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復合維生素制劑。
3、接觸性皮炎:
接觸橡膠手套、染發劑等致敏物質后,局部出現紅斑、水皰及脫屑。可能與鎳、鉻等金屬過敏有關。需立即停用可疑物品,急性期可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癥狀,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4、真菌感染:
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的足癬或手癬,表現為環狀脫屑伴瘙癢,夏季易加重。實驗室鏡檢可發現菌絲。外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噴霧,鞋襪需每日消毒更換,避免交叉感染。
5、掌跖角化癥:
遺傳性或獲得性角質代謝異常導致掌跖部皮膚增厚、皸裂。部分患者與甲狀腺功能減退有關。需使用水楊酸軟膏軟化角質,合并甲減時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調節代謝。
日常護理應避免過度清潔,洗手后及時擦干并涂抹凡士林等封閉性保濕劑。穿棉質透氣鞋襪,減少手足摩擦。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必需脂肪酸,如三文魚、堅果等。若脫皮持續加重伴滲出、膿皰,或全身出現皮疹、發熱等癥狀,需排查銀屑病、剝脫性皮炎等系統性疾病可能,盡早就醫進行真菌培養、血常規等檢查。糖尿病患者出現頑固性脫皮時需優先排查周圍神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