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可通過手法復位、支具固定、藥物治療、關節囊修復術、Bankart手術等方式治療。肩關節脫位通常由外傷、關節松弛、肌肉失衡、關節盂發育不良、韌帶損傷等原因引起。
1、外傷因素:劇烈運動或跌倒時手臂外展外旋易導致脫位,急性期需立即冰敷并制動。避免提重物或過度活動,康復期可進行鐘擺運動強化肩袖肌群。反復脫位可能與關節盂唇撕裂有關,表現為復位后關節不穩。
2、關節松弛:先天性結締組織松弛者易發生習慣性脫位。建議加強三角肌和岡上肌訓練,游泳、彈力帶訓練可增強動態穩定性。夜間使用肩部固定帶防止睡眠中不自覺移位。
3、肌肉失衡:肩袖肌群力量不足會導致肱骨頭移位。康復訓練應包括內旋肌抗阻練習、俯臥撐改良式,配合低頻電刺激治療。瑜伽中的牛面式有助于改善肩胛骨穩定性。
4、病理性因素:Bankart損傷關節盂唇撕裂需關節鏡下行錨釘修復術,Hill-Sachs損傷肱骨頭壓縮骨折可能需 remplissage 手術填充骨缺損。這兩種損傷常伴隨關節彈響和恐懼試驗陽性。
5、韌帶損傷:盂肱韌帶斷裂會導致慢性不穩,急性期可注射皮質醇緩解炎癥。3周后開始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6周后逐步增加抗阻練習。多次復發者需考慮 Latarjet 手術移植喙突加固關節盂。
飲食需增加蛋白質攝入促進軟組織修復,如魚類、乳清蛋白;補充維生素C和鋅有助于膠原合成。康復期避免吸煙飲酒以免影響愈合,水中運動可減少關節負荷,推薦自由泳和水中啞鈴操。出現夜間持續性疼痛或一年內脫位超過3次需及時骨科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