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腫瘤可通過手術切除、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治療。結腸腫瘤通常由遺傳因素、高脂飲食、慢性炎癥、息肉惡變、環境致癌物暴露等原因引起。
根治性手術是結腸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右半結腸切除術、左半結腸切除術等術式。早期腫瘤可通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實現根治,進展期腫瘤需聯合淋巴結清掃。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監測復發。
常用化療方案包含奧沙利鉑、卡培他濱、伊立替康等藥物組合。輔助化療適用于III期及以上患者,可降低復發風險。新輔助化療可使局部進展期腫瘤降期,提高手術切除率。化療期間需監測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針對RAS野生型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單抗等EGFR抑制劑。貝伐珠單抗通過抑制血管生成延緩腫瘤進展。瑞戈非尼適用于轉移性結腸癌的三線治療。靶向藥物需配合基因檢測結果個體化選用。
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適用于微衛星高度不穩定的轉移性結腸癌。納武利尤單抗可改善dMMR型患者的生存預后。免疫治療需評估腫瘤突變負荷和PD-L1表達水平,可能引發免疫相關性肺炎等不良反應。
直腸癌新輔助放療可縮小腫瘤體積,低位直腸癌推薦術前短程放療。骨轉移灶的姑息放療可緩解疼痛。放療可能引起放射性腸炎,需配合腸內營養支持。質子治療可精準保護周圍正常組織。
結腸腫瘤患者應保持低脂高纖維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限制紅肉及加工肉制品攝入。術后早期進行床上踝泵運動預防血栓,恢復期逐步增加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和影像學檢查,建立包含營養師、心理醫師的多學科隨訪體系。出現便血、腸梗阻等急癥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