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結腸腺癌的嚴重程度取決于腫瘤分期、分化程度及轉移情況,早期發現可通過手術根治,晚期需綜合治療。
Ⅰ期腫瘤局限于腸壁黏膜層,5年生存率超過90%;Ⅱ期侵犯肌層未轉移,生存率約80%;Ⅲ期淋巴結轉移生存率降至60%;Ⅳ期遠處轉移生存率不足20%。分期越早,預后越好。
高分化腺癌細胞接近正常組織,生長緩慢轉移率低;中分化介于兩者之間;低分化和未分化癌侵襲性強,易早期轉移。病理報告中的分級直接影響治療方案選擇。
肝轉移最常見,孤立病灶可手術切除聯合射頻消融;腹膜轉移需腹腔熱灌注化療;肺轉移病灶少于3個可考慮立體定向放療。多器官轉移以姑息治療為主。
早期患者行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晚期采用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或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氟尿嘧啶方案化療。靶向藥物如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可用于RAS野生型患者。
腫瘤可能導致腸梗阻、腸穿孔或貧血,晚期出現惡病質。術后吻合口瘺發生率為3%-7%,化療后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約15%。需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腫瘤標志物。
飲食建議采用低渣高蛋白模式,避免粗纖維刺激腸道,推薦蒸蛋、龍須面等易消化食物。術后6周開始散步等低強度運動,3個月后逐步恢復有氧訓練。造口護理需每日觀察排泄物性狀,定期更換造口袋。每3個月復查腸鏡和腹部CT,持續監測CEA水平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