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生物制劑治療可能出現感染風險增加、注射部位反應、肝功能異常、血液系統異常、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應。
生物制劑通過抑制免疫系統關鍵因子發揮作用,可能增加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概率。常見表現為反復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或結核病復發。使用前需篩查結核、乙肝等潛伏感染,治療期間避免接觸傳染源,出現持續發熱需及時就醫。
皮下注射類藥物如阿達木單抗、司庫奇尤單抗常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紅斑或硬結。這些反應多屬輕度,可通過冰敷或更換注射部位緩解。約15%患者出現此類癥狀,通常48小時內自行消退。
部分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單抗后可能出現轉氨酶升高,發生率約3%-5%。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合并脂肪肝或乙肝攜帶者風險更高,必要時聯合保肝藥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膽堿。
TNF-α抑制劑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等血液學改變。治療初期每月需檢測血常規,出現不明瘀斑或出血傾向應立即停藥。嚴重者需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糾正。
長期使用生物制劑可能增加心力衰竭風險,尤其是有冠心病病史者。烏司奴單抗等藥物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關聯性較高,用藥前需評估心功能,控制血壓血脂在理想范圍。
接受生物制劑治療期間應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避免生冷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低強度運動如游泳、快走,增強抵抗力。治療全程需每3個月復查感染指標、肝腎功能及心血管評估,出現皮疹加重或關節腫痛及時復診調整方案。護理重點包括注射部位消毒、避免日光暴曬及皮膚保濕,使用溫和無刺激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