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驚厥通常不能自愈,需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常見誘因包括低血糖、低鈣血癥、顱內出血、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治療方式需根據病因選擇抗驚厥藥物、糾正代謝紊亂或原發病處理。
1、低血糖:血糖水平低于2.6mmol/L可能誘發肢體抖動或眼球震顫。立即口服10%葡萄糖溶液或靜脈輸注葡萄糖,持續監測血糖至穩定。母乳喂養需加強頻次,配方奶喂養者按時定量。
2、低鈣血癥:血鈣濃度<1.8mmol/L時易出現肌束顫動或喉痙攣。靜脈補充葡萄糖酸鈣溶液,后續改用口服鈣劑維持。哺乳母親需增加鈣攝入,如每日飲用500ml牛奶或服用碳酸鈣制劑。
3、顱內出血:早產兒腦室周圍出血可表現為呼吸暫停伴四肢強直。需保持頭高位靜臥,使用苯巴比妥控制驚厥,嚴重者需腦室穿刺引流。可能與產傷、凝血功能障礙有關,典型癥狀包括前囟膨隆、瞳孔不等大。
4、缺氧缺血性腦病:分娩時窒息史患兒易出現角弓反張和意識障礙。亞低溫治療可保護腦組織,配合甘露醇降顱壓。該病與胎盤早剝、臍帶繞頸相關,常伴隨肌張力低下和原始反射減弱。
5、中樞感染:化膿性腦膜炎患兒多有發熱伴驚厥。需腰椎穿刺確診后靜脈輸注頭孢曲松或萬古霉素,療程至少14天。病原體可能為B族鏈球菌或大腸桿菌,特征性表現為頸強直和吸吮力下降。
新生兒驚厥護理需維持環境溫度在24-26℃,發作時側臥防誤吸。母乳喂養者母親需補充維生素B6,人工喂養選擇強化鐵配方奶。每日進行撫觸按摩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監測體重增長曲線。出現頻繁驚厥、喂養困難或意識改變時需急診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