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可通過鼻飼管喂養、經皮內鏡下胃造瘺、口服營養補充、腸內營養泵輸注、個性化配方調整等方式實施腸內營養支持。胃癌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高鹽飲食、胃黏膜病變、遺傳因素、胃部手術史等原因引起。
1、鼻飼管喂養:
短期營養支持首選鼻胃管或鼻腸管,硅膠材質減少黏膜刺激。置管后需每日檢查外露刻度,喂養時抬高床頭30度避免反流。營養液溫度維持在38-40℃,采用50ml注射器分次推注,每次不超過200ml。
2、胃造瘺術:
預計需長期營養支持者適用PEG或PEJ造瘺,術后24小時開始輸注等滲葡萄糖鹽水。造瘺口周圍皮膚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潔,旋緊固定板防止滲漏。營養輸注時使用加溫器保持37℃恒溫,初始速度控制在20ml/h。
3、口服營養劑:
保留部分胃功能者可選用整蛋白型或短肽型制劑,如能全力、瑞代等。建議分6-8次少量服用,每次配合100ml溫水。吞咽困難患者可用增稠劑調配至蜂蜜狀,避免直立位飲用。
4、營養泵調控:
持續輸注采用腸內營養泵,初始速率設為30ml/h,每8小時遞增10ml。夜間持續輸注時床頭抬高45度,監測胃殘余量超過200ml需暫停。輸注管路每24小時更換,Y型接口定期沖洗防堵塞。
5、配方個性化:
根據患者消化能力選擇要素膳或非要素膳,糖尿病患專用配方如瑞代優選。合并低蛋白血癥時添加乳清蛋白粉,脂肪吸收障礙者選用MCT配方。每周監測前白蛋白、轉鐵蛋白等指標調整營養素比例。
實施期間需監測體重周變化率,配合餐后30分鐘床邊坐立促進消化。營養支持同時進行咀嚼訓練,逐步過渡至經口飲食。術后患者建議補充維生素B12及鐵劑,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改善胃腸蠕動。出現腹瀉時改用等滲配方,便后涂抹氧化鋅軟膏保護肛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