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鎮痛適用于產程中疼痛難以忍受的產婦,建議在宮口開大2-3厘米時開始實施。
分娩鎮痛通過藥物或非藥物方式減輕疼痛,幫助產婦保存體力、緩解焦慮。藥物鎮痛常用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阻斷疼痛信號傳導;非藥物方式包括呼吸調節、按摩、水中待產等。實施前需評估產婦健康狀況、胎兒情況及產程進展,由麻醉醫師與產科團隊共同決策。
1. 產程不同階段的鎮痛選擇:
第一產程活躍期宮口開3厘米后是藥物鎮痛最佳時機,過早可能延緩產程。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后通常減少藥量以避免影響用力。若產婦存在妊娠高血壓、心臟病等高危因素,或對疼痛極度敏感,可提前評估鎮痛需求。
2. 需特殊考慮的情況:
胎位異常、巨大兒或產程延長者,鎮痛需配合產鉗助產等操作調整方案。椎管內麻醉禁忌者如凝血障礙、脊柱畸形可選擇靜脈鎮痛或非藥物方法。雙胎妊娠、早產等特殊情況需個體化制定鎮痛計劃。
產后需關注排尿情況與下肢肌力恢復,6小時內避免突然起身。24小時內可進行凱格爾運動促進盆底恢復,飲食宜選擇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魚湯,避免脹氣類食物。保持會陰清潔,側切傷口可用冰敷緩解腫脹,每日用溫水清洗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