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視不需要佩戴眼鏡。假性近視是由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睫狀肌持續收縮引起的暫時性視力模糊,通過休息和調節訓練可恢復正常視力。
假性近視與真性近視存在本質區別。假性近視屬于功能性視力問題,眼球結構未發生改變,眼軸長度正常。真性近視則是眼球結構改變導致,眼軸變長使平行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方。區分兩者需通過散瞳驗光檢查,散瞳后假性近視者視力可恢復正常。
假性近視的干預措施:
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是關鍵措施。建議每用眼30分鐘休息5分鐘,遠眺6米外景物放松睫狀肌。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自然光照射有助于調節功能恢復。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如上下左右各方向緩慢轉動眼球10次,每日重復3組。熱敷眼部也能緩解肌肉疲勞,用40℃左右溫熱毛巾敷眼10分鐘,每日2次。
真性近視的應對方法:
確診為真性近視需及時矯正視力。框架眼鏡是最常見的矯正方式,鏡片度數需經專業驗光確定。角膜塑形鏡適合8歲以上兒童夜間佩戴,白天可獲得清晰視力。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緩近視進展,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仍是重要干預手段,陽光刺激可促進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軸增長。
建立科學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近視發展的基礎。保持讀寫姿勢端正,眼睛與書本距離不低于30厘米。避免在光線過暗或晃動的環境中用眼,夜間使用臺燈需同時開啟頂燈。飲食方面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深色蔬菜,適量補充DHA有助于視網膜發育。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學齡兒童每半年需復查一次視力變化情況。出現視物模糊、頻繁眨眼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排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