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清鼻涕打噴嚏可選用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或中成藥,常見藥物有氯雷他定、偽麻黃堿、感冒清熱顆粒等。藥物選擇需結合癥狀特點和個體差異,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1、抗組胺藥:
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緩解打噴嚏和流清鼻涕癥狀。這類藥物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輕過敏反應,適用于過敏性鼻炎合并感冒的情況。用藥期間可能出現嗜睡副作用,高空作業者慎用。
2、減充血劑:
偽麻黃堿能收縮鼻黏膜血管,快速緩解鼻塞流涕。該成分常與解熱鎮痛藥組成復方制劑,高血壓患者需謹慎使用。連續用藥不宜超過7天,避免反跳性鼻充血。
3、中成藥:
感冒清熱顆粒或荊防顆粒適用于風寒型感冒,含荊芥、防風等成分可發散風寒。服藥期間忌食生冷,出現咽痛黃痰時應停用。中藥需辨證使用,建議咨詢中醫師。
4、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緩解感冒伴隨的頭痛發熱。這類藥物與減充血劑常組成復方感冒藥,需注意每日總量限制,避免與其他含相同成分藥物疊加使用。
5、局部用藥:
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能清潔鼻腔緩解刺激,適合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配合熱蒸汽吸入可稀釋鼻涕,改善鼻黏膜纖毛運動功能。這類物理療法無藥物相互作用風險。
感冒期間建議每日飲用1.5-2升溫水,保持室內濕度50%-60%。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適量補充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橙子。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癥狀。若出現持續高熱、膿性鼻涕或耳痛等癥狀超過3天無緩解,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排除細菌感染可能。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等溫和運動增強抵抗力,但需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