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可選擇淡鹽水、椰子水、菊花茶、蘋果汁、綠豆湯等飲品輔助降溫。發熱時體液流失增加,需優先補充電解質和水分。
每500毫升溫開水加1克食鹽配制,鈉離子能調節滲透壓,防止脫水引發的電解質紊亂。少量多次飲用可緩解口干舌燥,避免一次性大量飲用加重心臟負擔。合并腹瀉時更適合補充。
天然電解質飲料含鉀、鎂、鈣元素,升糖指數低于運動飲料。新鮮椰子水含細胞分裂素具有抗炎作用,冷藏后飲用能通過黏膜冷卻幫助散熱。開封后需兩小時內飲用完畢。
杭白菊含綠原酸等揮發油成分,通過發汗機制促進散熱。沖泡時加5-6朵干菊花燜10分鐘,可搭配少量冰糖。風寒感冒伴畏寒者慎用,飲用后需及時擦干汗液。
稀釋后的蘋果汁提供果糖和維生素C,1:3比例兌水降低滲透壓。蘋果多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發熱引起的肌肉酸痛。糖尿病患者應選擇低糖品種。
綠豆蛋白含抗菌肽,煮至開花時皂苷成分發揮作用。建議每50克綠豆配1000毫升水,冷卻后取上清液飲用。脾胃虛寒者需加3片生姜同煮,避免過量飲用導致腹脹。
發熱期間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2500毫升,分8-10次攝入。可交替飲用上述飲品,避免單一品種過量。38.5℃以下優先物理降溫配合飲品,持續高熱需及時就醫。恢復期可食用百合粥、馬蹄甘蔗水等滋陰生津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脫水風險。觀察尿液顏色保持淡黃色為宜,出現嗜睡或抽搐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