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是蝙蝠糞便經炮制后的中藥材,具有清肝明目、活血消積等功效,常用于治療夜盲癥、角膜云翳等眼部疾病。其形成與蝙蝠食性、消化系統特點、糞便收集方式、炮制工藝、中醫理論應用等因素相關。
1、食性特點:蝙蝠以昆蟲、果實為食,其糞便中含未完全消化的甲殼素和植物纖維。這類物質經腸道微生物發酵后產生特殊成分,中醫認為其性寒味咸,能入肝經。使用時需醋炙或酒炙以減毒增效。
2、消化特性:蝙蝠獨特的消化系統使糞便保留活性成分。其短腸結構使食物殘渣中留存昆蟲外殼的幾丁質,該物質在炮制過程中轉化為可溶性氨基多糖。臨床多配合決明子、青葙子增強明目效果。
3、采集方法:傳統采集多在石灰巖洞穴進行,需選擇食蟲蝙蝠的新鮮糞便。現代規范要求篩查重金屬含量,避免采集污染環境中的糞便。合格品呈顆粒狀,表面有金屬樣光澤。
4、炮制工藝:生品含致病菌需嚴格處理。水飛法可去除雜質,醋炙能降低刺激性,酒炙可增強活血功效。炮制后主要含尿素、尿酸及微量元素,需避光防潮保存。
5、臨床應用:作為肝經引經藥,常配伍用于青光眼、白內障早期。與谷精草、密蒙花同用可緩解眼干澀,肝火旺盛者配合夏枯草效果更佳。使用前需排除寄生蟲感染風險。
夜明砂的使用需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采集使用野生品。日常護眼可配合食用藍莓、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適度做眼保健操促進血液循環。儲存時注意防潮防蛀,性狀改變時應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