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可通過陰道鏡檢查進行分度,臨床常用三度分類法:輕度Ⅰ度、中度Ⅱ度、重度Ⅲ度。分度依據糜爛面積占宮頸總面積的比例劃分。
1、輕度糜爛:糜爛面積小于宮頸總面積的1/3。宮頸表面呈淡紅色,柱狀上皮異位范圍較小,可能伴隨少量分泌物增多。日常需注意外陰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
2、中度糜爛:糜爛面積占宮頸總面積的1/3-2/3。可見明顯紅色顆粒狀改變,接觸性出血發生率增高。可能與反復陰道炎、激素水平波動有關,需結合HPV和TCT篩查排除病變。物理治療可采用冷凍或激光。
3、重度糜爛:糜爛面積超過宮頸總面積的2/3。宮頸表面呈鮮紅色凹凸不平,常伴白帶異常或性交出血。需警惕宮頸上皮內瘤變,必要時行LEEP刀或錐切術。病理檢查是鑒別生理性柱狀上皮異位與病理性糜爛的金標準。
4、分度意義:指導臨床干預強度。生理性糜爛無需特殊處理,病理性糜爛需根據分級選擇電凝、微波或手術。分度評估需結合癥狀持續時間、HPV感染狀態及細胞學結果綜合判斷。
5、鑒別診斷:需排除宮頸炎、宮頸息肉及宮頸癌前病變。陰道鏡活檢可明確糜爛性質,尤其對持續出血或分泌物惡變者。激素類藥物如雌激素軟膏可用于特定類型的修復。
保持均衡飲食有助于黏膜修復,增加維生素A、C和鋅的攝入;避免久坐及過度清潔;規律婦科體檢能早期發現宮頸異常變化,3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1-2年進行HPV聯合TCT篩查。出現異常出血或排液應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