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常見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皮膚或黏膜上簇集性水皰,分為HSV-1型多引起口唇皰疹和HSV-2型多引起生殖器皰疹。該病可通過抗病毒藥物、局部護理等方式治療,通常由病毒潛伏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誘發。
1、病毒特性:單純皰疹病毒屬于DNA病毒,具有嗜神經性,初次感染后病毒可長期潛伏于神經節中。當機體免疫力降低時,病毒沿神經軸突遷移至皮膚黏膜復制,導致復發感染。臨床使用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復制。
2、傳播途徑:HSV-1型主要通過唾液傳播,如共用餐具或親吻;HSV-2型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破損皮膚或黏膜接觸病毒污染物也可導致感染。發病期間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皰液具有強傳染性。
3、誘發因素:熬夜、精神壓力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易復發,紫外線照射可能誘發口唇皰疹。女性月經期激素變化、創傷或局部刺激均為常見誘因。保持規律作息、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于預防復發。
4、典型癥狀:原發性感染表現為群集性小水皰伴灼痛感,7-10天結痂自愈。復發前常有局部瘙癢或刺痛等前驅癥狀。HSV-1型多見于口周、鼻翼;HSV-2型多見于生殖器及肛周。嚴重者可能伴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5、并發癥風險: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現皰疹性角膜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新生兒經產道感染可致播散性皰疹,病死率高。孕婦生殖器皰疹需剖宮產預防垂直傳播,合并HIV感染需強化抗病毒治療。
日常應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復發期間建議清淡飲食,限制堅果、巧克力等富含精氨酸食物。適度運動增強體質,長期反復發作者可考慮病毒抑制療法。出現角膜受累、持續高熱或意識障礙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