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否嚴重需根據裂口深度、持續時間及并發癥綜合判斷,主要評估指標包括新鮮裂與陳舊裂、是否伴發感染或肛門狹窄、疼痛程度及對生活的影響。
1、裂口性質:
新鮮肛裂指病程在4周內的淺表裂傷,表現為肛門黏膜線性撕裂,邊緣整齊無瘢痕,出血量少且疼痛呈間歇性。陳舊性肛裂則存在潰瘍性裂口、哨兵痔或肛乳頭肥大,裂口基底可見內括約肌纖維暴露,提示病情進展需醫療干預。
2、感染跡象:
嚴重肛裂可能繼發肛周膿腫或肛瘺,表現為裂口周圍紅腫熱痛、膿性分泌物滲出,伴隨體溫升高或白細胞計數異常。此類情況需立即抗感染治療,避免形成復雜性肛瘺。
3、肛門功能:
當肛裂導致肛門括約肌痙攣性收縮引發肛門狹窄時,會出現排便困難、糞便變細等癥狀。指檢可觸及纖維化瘢痕組織,肛管直徑縮小,此時需手術松解以防腸梗阻。
4、疼痛分級:
輕度疼痛僅在排便時出現,VAS評分3分以下;中度疼痛持續1-2小時影響行走,評分4-6分;重度疼痛持續半天以上伴肌肉痙攣,評分7-10分需強效鎮痛。
5、生活質量:
評估患者因肛裂導致的如廁恐懼、社交回避或工作缺勤情況。每周排便疼痛超過3次、持續使用緩瀉劑超過1個月或出現焦慮抑郁癥狀時,提示需積極治療。
肛裂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ml以上,增加燕麥、火龍果等高纖維食物攝入,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排便后建議用38℃溫水坐浴10分鐘,配合提肛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含利多卡因的肛門外用乳膏緩解疼痛,但需在醫生指導下控制使用周期。陳舊性肛裂合并肛門狹窄者,經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考慮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