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是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一類重要蛋白質,具有識別和中和病原體的功能。免疫球蛋白可分為IgG、IgA、IgM、IgD、IgE五種類型,每種類型在免疫防御中扮演不同角色。
1、IgG: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75%,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抗體。主要針對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產生持久免疫力,在二次免疫應答中起核心作用。疫苗接種后產生的抗體多屬此類。
2、IgA:存在于唾液、乳汁等分泌物中,構成黏膜免疫屏障。分泌型IgA能阻止病原體黏附于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是防御局部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母乳喂養可幫助嬰兒建立黏膜免疫。
3、IgM: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早期最先產生。五聚體結構使其能高效激活補體系統,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清除尤為關鍵。血液檢測IgM水平有助于判斷急性感染。
4、IgD:主要作為B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參與免疫細胞的活化調控。血清中含量極低,其具體功能仍在研究中。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可出現IgD水平升高。
5、IgE:與過敏反應和寄生蟲免疫相關。通過與肥大細胞結合,介導組胺等炎性介質釋放。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血清IgE水平常顯著增高。
維持免疫球蛋白正常水平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類、蛋類、豆制品;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可增強免疫功能;避免熬夜和過度壓力有助于免疫穩態。當出現反復感染或過敏癥狀時,建議通過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評估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