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妊娠屬于懷孕的一種異常情況,指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部位著床發育。雖然具備妊娠的生物學特征,但無法正常孕育胎兒,需及時醫療干預。
異位妊娠的病理特征:
異位妊娠最常見于輸卵管,占95%以上。受精卵在輸卵管移動受阻時,可能就地植入形成妊娠。隨著胚胎發育,輸卵管壁受侵蝕可能破裂出血,表現為突發下腹劇痛、陰道流血及休克。卵巢、腹腔或宮頸妊娠較為罕見,但同樣存在器官破裂風險。通過血HCG檢測聯合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早期發現時血HCG水平常低于正常宮內妊娠。
與正常妊娠的差異:
正常妊娠時受精卵在子宮內膜著床,可形成完整胎盤供給胎兒營養。異位妊娠因著床環境異常,胚胎無法存活至足月,且可能危及母體生命。兩者早期癥狀相似,均有停經、惡心等早孕反應,但異位妊娠常在6-8周出現異常出血或腹痛。尿妊娠試驗雖呈陽性,但超聲檢查未見宮內孕囊時需高度警惕。
確診后需根據病情選擇藥物保守治療或手術處理。甲氨蝶呤適用于早期未破裂的輸卵管妊娠,可終止胚胎發育。腹腔鏡手術能清除妊娠組織并修復輸卵管,大出血時需緊急開腹手術。術后需監測血HCG至正常范圍,避孕3-6個月后再計劃妊娠。日常需觀察腹痛及出血情況,保持會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飲食注意補充鐵和蛋白質,適度攝入動物肝臟、瘦肉等促進恢復,定期復查評估輸卵管功能。